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范文(通用8篇)

来源:800字 点击: 当前位置:520作文网 > 字数作文 > 800字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范文( 手机阅读

【www.520zuowens.com - 字数作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选自《论语·先进》篇的文章,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范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公西华侍坐子路、曾公、冉有、公西华。儿子说:“以吾一天长得尔,毫吾以也。居则说:‘不知也!如或知尔,为什么呢?子路率尔对道:“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间,再加上以师旅,所以以饥荒;由此,与三年相比,可以使有勇气,而且知方也是。"夫子之。“求!尔何如?对说:“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与三年相比,能使人民受益。如其礼乐,以君子。”“赤!尔何如?对说:“非能之,愿学习。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晏。”“点!尔何如?鼓瑟希,铿锵,舍瑟而作,对说:“异乎三子之写。子说:“为什么伤心?也各言其志。"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浴在沂,风吹舞,咏而归。夫子叹了口气:“我和点也!三子出,曾公后。曾公说:“夫三子之言怎么样?子说:“也各言其志也已过。说:“夫子何由也?“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老故之。""只求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怎么样?赤也为之小,谁能为之大?”

孔子先鼓励大家,“不要因为我比各位年长几岁,就不敢说话了。都随便说说自己的志向吧。”

子路马上站起来主动回答,“率尔”二字就明白看得出他的个性,直爽,有些莽撞。他的回答也挺不谦虚的,“千乘之国”已经挺大的,还要在其他大国之间,还要有战争,有饥荒,让他子路治理3年,他都可以搞得定。

所以他说完后,孔子冷笑了一声“夫子哂之”。

孔子这么一冷笑,气氛马上就紧张了。接下来没人敢说话,孔子只好点名:“冉求,你的志向呢?”

冉有看到子路被收拾了,就小心翼翼地说,“大小六七十里的国家吧”,说完觉得还是可能被老师批评,赶紧补充说,“或者五六十里的吧”。这里的“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改口,非常有趣。冉有接着说,“给我三年,我可以让百姓吃饱饭”,然后赶紧再谦虚一下“至于礼乐教育,还是让君子(更厉害的人)来完成吧”。

孔子没表态,接着点名:“公西赤,你呢?”

公西华看冉有这么说都不行,就更谦虚了,说:“我不敢说我能干做什么,只敢说我想学什么吧。。。宗庙上(诸侯)会盟的时候,穿戴好礼服,我就做个地位比较低的小司仪吧。”

孔子接着点名:“曾点,你呢?”

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曾点在旁边弹瑟伴奏。但曾点没有一听老师喊,就停下来,而是先放缓弹奏,“鼓瑟希”,然后才收好尾音,“铿尔”。可见曾点此时的从容不迫,既不像子路那么莽撞,也比冉有、公西华要淡定。

曾点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不太一样。”孔子说,“没有关系,只不过是说说志向罢了。”

然后曾点给了一个特别跑题的回答:“到了晚春,春天的服装已经做好的时候,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人,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去。”

孔子不自禁地说道:“哎呀!我和你一样,我和你一样!”

【篇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论语》“侍坐章”应当是指《先进》篇的最后一段吧?这是《论语》中比较长的一个段落,但感悟却只有一句话——现如今,去哪里再找到这样的师生关系!

  这里摘录这段话,让大家仔细品味,看看是不是有同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侍坐》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论语》是记述孔子和学生们谈志向的文章,记述富有文采,虽是语录体散文,却有完整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刻画人物的一个好短篇。请划分并概括出文章的段落大意。参考:第一段(开头,则何以哉)写孔子向学生问志。第二段(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写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述志以及孔子的态度。第三段(三子者出,孰能为之大)写孔子评志。解析:首先孔子态度谦和,善于耐心启发诱导创设轻松和谐谈话气氛;然后其学生分别讲述自己的志向;最后他肯定了大家的志向,但也指出不足之处,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

  重点理解

  (1)在阅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参考: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解析: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中心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述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2)孔子为什么要“哂”子路?对子路的“不让”应如何理解?参考:“夫子哂之”说明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有些不满意,原因是由于子路的“不让”。解析:“哂”是“笑”或“讥笑”的意思。孔子对子路的发言不满意,是因为“其言不让”。所谓的“不让”可大致有两个意思。即:说大话、不虚。从《论语》中的有关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子路为人耿直、坦率,直言不讳。他的耿直坦率,有时弄得他所尊敬的老师都下不了台。所以,孔子“哂”子路是没有道理的,可能存有某些偏见。对子路的评价应有实事求是的评价。

  (3)孔子对学生志向的评论,表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参考:“为国以礼”是孔子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可体会到儒家的政治“有为”的积极进取精神。解析:对子路的谈志,孔子表示不满。孔子把“礼”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标准,尽管子路在孔门中是位有政治才能的人物,但在孔子看来,不遵守礼义,即使有理政才能,也是不能治国的。而对冉有和公西华,孔子则予以肯定,因为他们均礼让为先。

  (4)曾皙述志,展现了一幅他追求的什么样的社会图景?参考:展现了一幅他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解析:曾皙想做教师对学生进行礼乐教育。在暮春跟学生一起,“澡身而浴德”,接着在舞雩台上吹,思念苍生,归途中再唱起歌,陶冶性情,从而培养青少年优美情操,高洁志趣。这是他追求的礼治社会的图景。

  (5)孔子对子路的评论,体现了孔子的怎样的思想?参考:体现了孔子重视道德修养。解析:孔子肯定子路打算以礼治国,但批评子路说话态度不谦逊。可见其对道德修养、文明礼貌的要求严格。

【篇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下称《侍坐章》)是《论语》全书中极其难得的长篇幅作品,其描写叙事之细致完备都是全书中一绝,这也充分反应了孔子诸弟子对这一次“闲谈”的印象之深刻。该篇的许多处理解都存在分化,对于几个关键问题更是众说纷纭。本文旨在总结现有的文本分析,结合《侍坐章》的背景,尝试评断现有的言说,并提出新的推想,尝试探求本文的真义。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学,诠释学,孔子,论语

本文原名:《在充实背景、分析文本与反思推想中试求真义》

一、 对话背景的确立

  1. 时间背景的推断:

  确定在社会动荡、国运浮沉的春秋时期的文言文文本写作时间,对于其内容的理解与推想是非常必要的;孔子生平经历过多个阶段,每个阶段不仅其身边的弟子有所不同,其个人经历处境也大相径庭,确定了《侍坐章》的时代,就能助推对四子言志和孔子看法的理解。通过几个条件的分析来推断时间段。

  其一:此时,四子均已拜入孔子门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仲由小孔子九岁,是四人中最年长、辈分最高的;曾点的确切年龄没有记载在古籍上,但作为曾参之父,还是有迹可循的:载曾参比孔子年轻46岁,则曾点应当大约小孔子16至26岁,约20岁,年纪在四人中排第二;另两人,冉求小孔子29岁,公西赤小孔子42岁,为其中最年少的。则按照年龄推断,取孔子55岁于前497年离开家乡鲁国周游列国游说为节点,本文的故事应当发生于此后。

  其二:四子仍跟随孔子身边学习。四人中间,一直担任季氏家臣的冉求【1】,于前492年离开孔子回鲁国任季氏宰【2】。则本文应发生于此前。

  其三:“如或知尔”的假设,说明了此时四子尚未被各国君主所知。陈一平(2018)在对本文的分析中指出,最符合条件的年份应当是孔子57岁上下,公元前495年左右。此时的孔子虽然在卫国受到了国君良好的待遇,提供稳定的教学环境,但他政治上得不到重用,为此还多次出走卫国追求贤君。

  另有一说,考虑到公西赤的年龄,本文应当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后失望反鲁之后,即子65岁之后。两说共同承认的是:孔子均于政治失意之岁际发生这场谈话。

  2. 人物背景的充实:

  仲由:

  子路作为孔子最重要的几名弟子之一,对他的记载相对完整。他年纪在孔子的所有弟子中也是很大的了,又很早拜入孔子门下,是弟子中侍奉孔子最久的。因而孔子与他更为亲近,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朋友关系了。

  《史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礼乐)稍诱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这段文字描述了子路拜入孔子门下的经过与他最初的性格。他原本出身贫微,粗鄙张扬且好武力,看不起孔门学说,一次甚至欺凌孔子,孔子为他作礼乐,与他交谈,才归顺了他。为此,《孔子家语》还记述了他们当时的谈话。

  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子曰:“栝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而受教。”

  这段文字中,孔子顺着子路好武的性格,以兵器为喻,巧妙地论述了学习有益的观点,说服了子路。当然,本性粗放的子路,其“好勇力”、“疑学益”的思想性格并未完全改变,之后还在多处有所体现。例如:“季路问事鬼神”、“子路使子羔为费宰”【3】、“荷蓧丈人”【4】、“子路侵官”【5】等经典事件,都体现了他的浮躁莽撞与超乎个人的正义追求的性格。

  然而,这样的性格同样也是一种勇武、坚持、直率与胆识。对于一直以来尊敬的先生,他若有不赞同,也会直接指出来。“子见南子,子路不说。”他是不愿意孔子会见“美而好淫”的南子的。这种直言,在孔子弟子中是少见的。“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也足见其智谋。“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子路以其勇武,很好地成为了孔子的保护者。再者,子路晚年对“义”和“礼”的追求是高于生命的,“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悲壮将他置于了一个混乱时代,士大夫和义士最崇高、也最无奈的终局。想来也是如此,太史公才会用一长段的完整叙述来记录他的死。

  《论语》中对子路的评价不少,且大多直白。孔子直言:我认为政治才能好的,就是冉有和季路了。还有“子路,行行如也(刚强的);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还有“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子路)也喭(鲁莽;刚猛)。”“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 “是故恶夫佞者。”“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重点突出了其高超的政治才能、刚强不折的性格和鲁莽好勇的行事风格。

  此外,《先进》还记载:“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孔子这样状似批评,实则带有调侃意味的话,也体现了子路与他的关系亲洽。

  冉求:

  在《论语先进》中,冉求是和仲由一道,被孔子称赞政事的弟子。而在许多段落中,冉求也和仲由一起出现,而他们二人的性格却大多是对立面了。比如侍侧时,“冉有、子贡,侃侃如也(温和快乐)”与子路“行行如也”的评价正好相对。以及二人同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给出的回答也正好相反,他解释说:“求也退(冉有性格懦弱,遇事退缩不前);由也兼人(子路好勇过人)。”

  温和谦退的处事风格之外,冉求也是一位好学的弟子。《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他驾车时仍好学提问,而孔子也借机表达了一条很重要的教化原则:富而后教。这件事,对于冉求日后的行事有着深刻的影响。《左传》中,他任季氏宰,推行田赋改革,为本就是富家的季氏进一步敛财,被孔子严厉批评道“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并且,他在公西赤出使齐国前,多次欲为他增添粮食,被孔子教育要“周急不济富”。“富”的重要性,一直深深刻在冉求心里。人非无过,一次季氏登泰山,这在当时对于他们家族是不合于礼的事情,而冉求没有劝阻。孔子为此说“女弗能救欤?”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在冉求早期也批评过他的学习惰性:“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认为他实际有能力,却不加以奋进,产生了畏难情绪。另外一方面,冉认为自己“仁”力不足,对仕德礼乐修养不重视,也是他个人的思考,对孔子的学说有自己的改革精神。

  正是有了他的好学与思考、孔子的直言,冉求的人格逐渐完善圆满,在政治军事上最终多有建树。孔子给予高度评价:“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另外,冉还曾亲自率兵帮助季氏鲁国击退齐国,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能力。

  曾点:

  曾点是著名的“宗圣”曾参之父,但他本人并没有留下很多记载。《礼记檀弓下》写到“及其丧也,曾点倚其门而歌。”体现了他的狂放不羁,为此更是被成为“鲁之狂士”。在孔子眼中,曾点学习与实践并重,憎恨时代的礼崩乐坏,励志要以行动改变现状,意志坚定,是有进取心的自然狂放之士。曾参的另一主要记载,是他教子极严,多有体罚的情况,因而而曾参也得以成才,又为有名的孝子。

  公西赤:

  公西赤为四人中年龄最小的,小冉求也要十余岁,对他的记载也是最少的。孔子对他倒是有一句评价:“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体现了他的外交才能。

二、 文本内容的分析

  1.从对话看

  本文开头,孔子便平易近人地说“毋吾以也”,打消了各弟子的拘束,也确定了这次对话“闲谈”的基本性质。孔子想必是备受尊敬的,却又能指出“居则曰”,证明他对学生的关注备至。他向各位提出一个问题:“当你们在诸侯中有了名声,被他们了解,你们会怎么做?”

  仲由:“千乘交困,三年勇方”

  子路第一个跳出来,虽然是匆匆促促地“率尔而对”,但其发言中情景创设符合时代特征、复杂完备,目标阐述清晰,不是一蹴而就的构想。可见,治国之志已在他心中扎根很久了。他的志向是:将一个国力中等,但外受大国之威、内遭自然灾祸的国家,用三年治理得既“勇”,又合乎“礼”。在这段话中,他实际是要做主政者,结合自己的性格“好勇力,志伉直”,加之以孔子强调的“礼”的规制,以“质朴天性的勇”和“道德克制的礼”治理国家。孔子则以一“哂”对之,并解释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此处的哂实际有着熟稔的师生间默契交流之感,并非嘲讽的笑,而是“你也知道你自己又鲁莽了”的意思。说他不谦让,实际上是他不合于礼。其一是他应答不合于礼:《礼记》载“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虽然按弟子年龄排序他应当第一,可他未做到“顾望”,显然过于急躁了,因而不让。其二是千乘之国绝非小国、弱国,他却说只用三年治理即可,且勇方兼备——回归质朴、刚猛志气不是难事,但要以“礼”化之,想必孔子本人也不会有这等自信,因而子路不让。这句话对他的反驳在于,“不能以礼让为国,如何礼?”通过提点仲由的鲁莽不合礼,虽然子路政治才能高超,但也直接否定了他如此治国实现理想的可能性。而知徒莫若师,只需一哂,想必仲由也可意识到了。

  这段“对话”,依旧符合子路在其日常言行中的胸怀大志、鲁莽好勇、“由也兼人”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孔子的严师益友之风范。

  冉求:“小国三年,足民未礼”

  冉求是在孔子点名后才发了言,而年龄排行第二的曾点此时未发一言。

  他的志向是:将一个占地不算广大的小国,治理三年使百姓富足,但要靠君子的到来才能推行礼乐教化。这句话是他自谦的说法,实际也是做主政者治理一个不小的国家。其中无不体现着他鲜明的理论观点:“富而后教”、“君子教礼”,可见他对自己思想体系的坚定与平日的思考。孔子在场面上没有表示,谈话结束后的评价是“安见非邦也?”揭穿了他的自谦,实际也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潜台词是“明白你的大志,去干吧!”

  冉求日常的温和谦虚之性格与学术理念,均很好地体现在了其言谈中。而孔子对他的鼓励,也符合他欲“进之”的教法。对谦退的冉求与熟稔鲁莽的仲由的不同态度,亦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一贯理念。

  公西赤:“宗庙会同,衣礼相之”

  赤之所言,更为谦逊。他的志向是:学着做主持诸侯祭祀、朝见天子的司仪官。在他的志向中,他不是主政者,而是诸侯祭祀的司仪,算是礼乐教化者、礼的执行者,也没有指出为政的理想成就。孔子明白这其实也是一种治国大志,执行礼乐之事,春风化雨地化成天下。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是支持他的观点了,但是明面上也并未直言。按照推断的故事发生时间,此时的公西赤才13至20岁左右,因而最为谦逊、称要“学”也是合理且合礼的。另外,这也符合他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学术习惯。

  曾点:“春服冠童,舞雩风咏”

  曾点无疑是全场所言最为独特的一位。发言前,他特别指明“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鼓励他说大家只是各言其志,他便说了:“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对他的所言暂且按下不谈,曾点是孔子唯一一个直接表示赞同的弟子:“父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二者的扑朔迷离引发了诸多疑点,于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孔子为何“与”点?便可以提出了。

  2.从行文看

  本文以其篇幅之长与内容之完整,在整部《论语》中为极有特色的篇目。广誉本文之文学性,私以为主要应体现在其对于曾皙鼓瑟一事的悬念上。

  从本文第一段,亦是按照古人写作按照辈分排序名姓的习惯,就告知了读者文中四子的“次序”。因之,读者自然而然地可以预料发言者的顺序。然而,当鲁莽的子路说完,曾皙却并未接续,而是被孔子跳过,直接点到了更小的冉有。直到只剩下曾皙一人,一句“鼓瑟希”才终于石破天惊地破了前文的悬念——曾皙一直在鼓瑟,当然不会接话了。

  音乐作为古代尤其是儒家的一项重要教旨,基本不太可能被略去,这样的有意识的对行文顺序的设计,一改《论语》全书只言片语的风格,体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性,也更彰显了弟子们对此事的重视。对这段举动的细致描写,还有许多作用:

  首先,曾皙在一旁奏乐,就更加印证了本文的对话为一次形式上很放松的闲聊,并完善了对话的环境背景,完善了画面感。其二,也凸显了曾皙的胸有成竹——原本在专心奏乐之人,不太会注意自己的同门谈论了些什么,而当孔子点到他时,他却不急不慢,将乐曲收尾,礼数周全,说“异乎三者”,显然是留了心的,又已是早早准备好了自己的言说。其三,这段文字用一个“铿尔”,从语言、声音和画面上将本文推向最高潮,震撼地引出了曾皙这一人物;并且,通过此处密集的文学性写作设置,从结构上突出了曾皙在本文中的中心地位——他与其他三子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出场是变革性的。至此,全文精心设计之后的中心问题,就浮出水面、由暗转明了。

三、 围绕“何与”的推想

  1. 各家纷说

  对于孔子“与”点的原因,流传的说法多种多样,简单介绍其中最主流的三种。

  赞赏-理想社会说:

  该说在所有说法中最为流行,认为孔子说赞成曾点,是因为曾点描述的理想,即是《礼记礼运》中孔子叙述的大同理想社会的缩影,切恰地符合孔子的志向。此处“与”为yu3,表赞成、赞赏。该说另有两个要旨类同的变体:方骥龄认为,“浴乎沂”为去除旧垢的过程,是袚褉(克己)仪式的场景,克己复礼,曾点深中孔子的“礼乐之道”,因而也是赞誉他。章太炎认为,“浴乎沂”是祭祀前的净身仪式,“春服”指的是祭祀礼服,“风乎舞雩”实际是“讽乎舞雩”、吟诵《诗经》,“咏而归”应为“咏而馈”,即呈上贡品。他认为曾点所述为一套古“礼”,因而曾点的理想是恢复礼制,亦深得孔子之心。

  叹与-时运不济说:

  钱穆为该说的主要创立者,他说:“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而道消世乱,所志未必能遂。曾皙乃孔门之狂士,无意用世,孔子骤闻其言,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故不觉慨然兴叹也。然孔子固抱行道救世之志者,岂以忘世自乐,真欲与许巢伍哉?”即,曾点描述的是恬淡退隐的生活,与当时正处政治失意不受重用的孔子心境相符合,因而孔子长叹一声说“对啊!”时运不济,曾点感受到了,不再说前面三者的壮志雄心;时运不济,孔子感受到了,因之短暂萌生退意;二者相知,于此时一声长叹而已。

【篇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作为《论语》全书中篇幅最长的一章,文中出场人物五人,《论语》作为一本语录体散文,由孔子及其弟子回忆所著,该章人物丰富,其各自的回忆相互补充,所述丰富,不仅仅只是回忆孔子的言论,而且记叙了师生交谈过程,绘声绘色得描述场景,表现人物神情,俨然一篇生动形象完整的记叙文。在这一章篇中我看到的孔子是林语堂笔下“和蔼温驯”“具有深厚的情感,锐敏的感性,高度的优美”的形象,不同于痛斥弟子不义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对孔子和四位弟子一次闲聊的过程展现了各自不同的意趣、性格和志向,读后耐人寻味。平淡自然,含意深隽,丝毫没有斧凿痕迹,却在眼前平易事中信手勾勒一幅先贤论志的图画。

  章节开篇,在交代事件发生背景后,孔子率先发问:“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先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些,就不敢说话,然后引出聊天的话题“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其实在这里看孔子自身也是一位“不吾知者”,孔子周游列国“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此时的孔子已经60岁左右了(网络旁证),在经历了东奔西走,处处碰壁后引领学生讨论这个话题在这一瞬间,一位洞察世事的教师形象在眼前鲜明了起来。仿佛跨越两千五百年时光,不经生出站高山兮深谷行,风起云涌百年遇的感怀。

  除却孔子,再看在场的弟子这些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个个有怀才不遇之叹,所以“不吾知也”在这师生五人期间有着极大的碰撞与共鸣感。所以孔子话音刚落,子路就“率尔而对”。在过去高中学习该章时,对四位弟子的性格有过该章定论的介绍:子路轻率急躁,冉有谦虚,公西华委婉曲致,曾皙高雅宁静。但是孔子曾经说过“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论语·公冶长》)。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子由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孔子听了子路发言后“哂之”不会是对子路的否定,恰是对子路的性格绝对了解,知道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所以才会初现的善意一笑。所以不能因“哂之”二字先入为主形成对子路的刻板影响。依我愚见孔子“哂之”原因有二:一、原文中孔子的解释“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按照礼的要求,当长者向众人发问时,晚辈要先环顾四周,看到没有人发言,自己再回答。《礼记·曲礼》:“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子路“率尔而对”,所以说不谦让。

  二、子路的绝对理想:“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描绘了一个内忧外患,情况危机四伏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子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仿佛是划破天空的流星,百年不遇的治国奇才,如此露骨自夸未免太不谦虚。再者子路对施政的成效也定下很高的标准:以三年为期,达到“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对此子路显得过于理想主义,现代治国安邦我们还要讲究个“五年计划”“两个百年目标”“中长期规划纲要”呢,而子路提出在三年内不仅要把这个内忧外患的千乘之国变成人人勇敢善战,而且个个懂得礼义。在孔子看来,让百姓勇敢善战还比较容易,但要让人民懂得礼义,就相当困难。所以孔子笑子路不谦虚。

  但不能否认的是子路这段话阐述施政目标明确,思路清楚,逻辑严密,这让我想到杨氏之子中“儿应声答曰”,同样是一抛出问题就立刻给予回答,“率尔而对”说明子路平时就对这个问题有过深思熟虑,子路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到此,故事发展已经告一小段落,子路如此回答了,那其他弟子呢?此时孔子点名了:“求!尔何如?”冉有的回答就谦逊多了,先是说自己只能治理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然后说三年为期,要达到的目标是可使足民,可以让老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则逊不能,有待贤明君子来施行。孔子没有表态,继续点名:“赤!尔何如?”公西华更谦虚,首先说不一定能做到,然后说不敢像前面两位师兄那样治理一个国家,“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说愿意学着做些东西。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至此两位孔子都没有表态,而是继续点名,“点!尔何如?”这里从占了将尽一半的篇幅上就可以看出,曾皙的回答必有可琢磨之处的。首先曾皙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天啊!原来曾皙在鼓瑟!原来整个过程是有音乐伴奏的!就像魔术师暗藏机关的遮布被掀开一样,上文制造的很多悬念一下都解开了。首先是佐证这次交谈的性质是闲聊。有人认为这是一堂孔子的课堂实录,有人说一次孔子的主题班会,如果是这样,曾皙不可能还在鼓瑟。孔子没有要求曾皙停止弹奏,曾皙也没有因为老师在场而停下来,说明孔子师徒关系融洽,弟子在老师面前很放松。其次,解开了冉有、公西华不主动发言,直到孔子点名才回答的疑惑。直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子路发言之后,按辈分应该曾点发言。所以冉有在等曾皙先说,这正是礼的要求。而孔子见曾皙还在弹奏,不想打断他,于是让冉有、公西华先发言,最后才问曾皙的看法。孔子不仅容许曾皙在聊天时鼓瑟,而且还不忍心打断他演奏,如果一开头就写曾皙在鼓瑟,整个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1]作者故意隐匿了曾皙鼓瑟这一重要情节,就使整个故事叙述充满悬念。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如同相声中响亮的“抖包袱”,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既为曾皙说出不同于各位同学的志向作了铺垫,也为孔子“吾与点也”的慨叹作了渲染。

  其次,曾皙在老师孔子点名后的表现,“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意思是: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天啊,多么行云流水潇洒自如的动作,这让我想到了金庸笔下的大侠挥刀入鞘,如此淡定从容,不经让少女遐思,多么温润如玉的君子形象。(忽略年龄,已经39了,古人这岁数估计当爷爷了)继续说曾皙这一边弹奏,一边聆听各位的发言,思考孔子提出的问题,却胸有成竹。当孔子提问时,他从容说道“异乎三子者之撰”。孔子鼓励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于是就有了这段所有高中生都会背的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为什么要描绘上巳节与年轻人春游的活动呢?孔子听后居然感慨地说:“吾与点也。”这是为什么呢?从原文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显然易见在当时的谈话主题中,他在表达为政理想。孔子曾谈到他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而曾皙所描绘的那幅惠风和畅的游春图不正是孔子这种理想境界的生动写照吗?所以,曾皙看似未谈治国之策,将子路“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可使足民”的目标以及孔子大力倡导的礼乐文明具化为百姓安居乐业子路等人所描绘的只是一个方面,而曾皙所描绘的却是一个大同世界。这种更雄伟的志向、更高远的境界也表现出曾皙举重若轻,游刃有余的气度。所以,孔子赞同曾皙,既是对曾皙施政能力的赞赏,也是对自己政治理想的憧憬。

  在接下去故事是如何发展的呢?“三子者出,曾皙后”多么好学的曾皙,课后再次请教老师,孜孜不倦探寻事物之所以然。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孔子之前对冉有、公西华的发言的未尽表态以及孔子的教学态度和方法。

  子路开口就说要治理千乘之国,孔子相信他有这个能力,只是不够谦让。冉有说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孔子明白这只是他谦虚而已,相信他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公西华说自己只能当一个小司仪,孔子明白能够主持国君的宗庙祭祀、诸侯国的会盟,实际就是治理一个国家。只是每个弟子性格不同,兴趣爱好不一样,所以表述的侧重点也不一样。作为一名老师,需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判断。在这一点上,孔子也十分高明,孔子认可每一个弟子,并对他们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在老师面前畅所欲言,不必揣摩老师的好恶,而老师了解学生的才能,也了解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充分信任。这难道不是我们现在孜孜以求的师生关系吗?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可见一斑。

【篇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我国古代公开讲学授徒之先河。他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不少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而且对今天的教育也起着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教学原则

   今天偶尔看到《论语・先进》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以下简称“侍坐”)一篇,读后感触较深,现简析之。

   “侍坐”主要讲述了孔子门下四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一次谈话。实则是孔子所上的一堂“政治思想”教育课。它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了孔子的“导学式”教学观和方法。

   一、“自由式”的课堂组织形式

   几千年来,我们的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学习条件不断的改善,但教师站在讲台前,学生坐在课桌前这一上一下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并没有多大的改观。而“侍坐”这节课,组织上不拘一格,十分自然。文章第一句写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首先,从“侍坐”一词,我们可以想象四门弟子围着孔子盘腿而坐求学的情景。其次,表现在谈话的气氛上。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子路率尔而对曰。”从“率尔”一词可以看出子路在孔子面前无拘无束,师生关系极其融洽。

   二、“启、谈、讲、质”的课堂结构

   “侍坐”一文虽然叙述的是四门弟子与孔子的一次谈话,但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孔子教学的基本课堂结构。当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门后,留在室中的曾皙对其他三人之言和孔子笑子路的原因等不理解,便向孔子提出了“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唯求则非邦也与”等一系列问题,孔子则一一予以解答。这可算是质疑阶段。

   三、体现“三主”的教学原则

   所谓“三主”,即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线,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为主标。这也是“导学式”的教学原则和重要标志。

   1.以学生为主体

   这次谈话,从孔子的提问,四门弟子的谈论,到曾皙的质疑,孔子的解答,整个过程,主要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谈论自己的政治观点、治国之道为主。

   2.以教师为主导

   孔子作为教师,他的这次谈话像根红线贯穿始终。从开始的启发诱导,逐个提问,到最后对曾皙问题的解答,孔子是处于主导地位。

   3.以学生学习能力构建为主标

   孔子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制贵族社会解体的时期。除此之外,从孔子对曾皙的解答中可以看出孔子不是直截了当地把答案教给学生,而是用“安……也者?”“……何?”“……孰……?”等反问句相告,可见其培养能力的方法之高超。

   纵观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学导式”教学理论和方法,正是孔子“学导式”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在现代教学实践中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篇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一、“自由式”的课堂组织形式

  几千年来,我们的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学习条件不断的改善,但教师站在讲台前,学生坐在课桌前这一上一下的传统课堂组织形式并没有多大的改观。而“侍坐”这节课,组织上不拘一格,十分自然。文章第一句写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首先,从“侍坐”一词,我们可以想象四门弟子围着孔子盘腿而坐求学的情景。其次,表现在谈话的气氛上。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子路率尔而对曰。”从“率尔”一词可以看出子路在孔子面前无拘无束,师生关系极其融洽。

  二、“启、谈、讲、质”的课堂结构

  “侍坐”一文虽然叙述的是四门弟子与孔子的一次谈话,但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孔子教学的基本课堂结构。当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门后,留在室中的曾皙对其他三人之言和孔子笑子路的原因等不理解,便向孔子提出了“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唯求则非邦也与”等一系列问题,孔子则一一予以解答。这可算是质疑阶段。

  三、体现“三主”的教学原则

  所谓“三主”,即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引导为主线,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为主标。这也是“导学式”的教学原则和重要标志。

【篇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子路、曾晳、冉有(姓冉名求)、公西华和孔丘在凉亭里休息聊天,孔丘说:“我比你们年龄大,虽然出门在外的时候以师徒相称,但那是为了显得我们团结有核心,而且让国君认为我们尊贵又特别。平时我们还是兄弟,各自有长处,相互帮助。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主张,你们平时还总是说,没人懂你们,如果我懂你们,你们说说你们都有什么本事,又要做些什么呢?”

  一听到要说长处,子路马上来了精神。他只比孔丘小九岁,如果孔丘算是院长,那他就算教务主任。虽然出门的时候也要称孔丘为师父,但是他是弟子里面最不把孔丘当师父的人。这时候他就说:“一个拥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处于大国之间,外围有敌国侵犯,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能够让它在三年内兵强马壮,外能御敌,内能懂礼。”

  孔丘就笑他:“你充其量也就是能保国守土,离咱们正在做的事业还差十万八千里,在尧舜眼里有内部饥荒和外部敌人的概念吗?这就是出门在外我做师父你做弟子的原因。”

  子路刚想反驳,你问的是能力,又不是说天下大计,这群人里我的特长就是保家卫国,这说错了吗?不过说出来也没必要,因为孔丘点拨的对,大家在说理,这样反驳就是狂,狂就是不识抬举。孔丘其实不讨厌子路这样的性格,因为贤人总是尽可能把自己的缺点亮出来,借助别人的.力量去反省,只是要记得一定要改。不仅如此,自己心里更细微的矛盾还是要靠自己去挖掘和改正。孔丘马上又说:“冉有,你说说你的理想吧。”

  冉有马上也想表现一下,他能做的就是一个大邦的总理,这是他的理想,不过有了子路的教训,他就谦虚地说:“一个方圆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让我去总理内部经济管理和外贸事务,等到三年,可以让百姓生活富足,至于说礼乐教化,还是等其他的贤人来做吧。”

  “公西华,你怎么样呢?”孔丘问。

  公西华就是管教化的,他是学院祭祀系的系长,这时候就说:“不能说我就能管教化之类的事,我只是愿意多学习,多长进,并且尝试着做一下这方面的事。宗庙祭祀之类的事情,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我愿意做一下这方面的行政工作,至于历史分析礼数推敲之类的高水准理论工作,还是你们强一些。”

  公西华知道自己这套东西必须依托孔丘才行,也懒得和他们争,他倒是挺期待孔丘给他多一些点拨。不过孔丘没有多说,他又问:“曾晳,你呢?”

  曾晳听着他们说话,手里还拨着琴弦,这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答,不知道是真的说特长,还是说理念。于是手慢慢停下来,顿一下,下定决心,起身离座,说道:“我的理想和三位不同。”

  孔丘说:“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只不过各自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你的理想是什么?”

  曾晳就说:“春暖花开未到夏天的时候,穿着春季的服装,和咱们学院的三十个年长的兄弟以及四十二个年轻的兄弟,在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这就是我的终极理想。”

  孔丘就叹气:“我的理想和曾晳一样呀!唉,可是圣人心系天下身百忙。‘百姓匆碌我匆碌,众人心忧我心忧。何得民乐映清心,连宵酒雨不带愁’呀。”

  等到几个人出去的时候,曾晳跟在孔丘后面,想单独请教,他说:“他们三个说的话怎么样呢?有什么更具体的说法吗?”

  孔丘说:“只不过是说说各自的志向而已。”

  曾晳问:“那你为什么讥笑子路呢?”

  孔丘说:“治国应当用礼乐教化,这是以民为本。他只说特长,却没有表露出以民为本的根本理念,即使他有那份心,也不应该如此不谦让的,所以要笑话他。智者化繁为简,大为而小治,仁者以小见大,小为而大治。仁者见人所不见,畏进如愚,行若无据。像他这样办事,最后不一定能成功的。”

  “那冉有说的就不是建设国家的方法了吗?你为什么不多提点一些呢?”

  “小邦就不算一个大国家了吗?他说的是对的。不过小国的治理寻求规制寻求辩解,其似无治。大国之治寻宗寻合,其似无为。圣人顺自然治无为,民可自治。冉有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说的他能办到,那还真的是治理小国的方法,智者修能,仁者修心,治理大国的时候总理还要有德,他说话的小心已经体现了德。虽说治理方法是小国之治,但总理有这样的职责就够了,没什么好说的,寻宗寻合的应该是国君。如果治理大国,就不是那种方法了,治理大国不仅需要更大的德,而且需要研究一些其他的理论,这些理论一时半会儿是说不完善的,所以我就没说。”

  “那公西华的教化理论就不能治国吗?”

  “教化已经是最大最困难的工作了,作用巨大,看起来简单,但是要做更好还是会无限难的。如果公西华做的是行政小事,那还有什么大事呢?古往今来,政教合一是传统,教化是起着看不见的作用的。仅仅从行政教化这个角度来说,最好的教化就是治世的时候百姓知道它的好,乱世的时候百姓即使骂它,也是看不见它的本来面目的。公西华即使有创造教化的能力,可是如今的世道,能让他发挥才能吗?”

  说着孔丘就叹着气走了。

【篇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

  (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他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心所欲,大胆直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习惯,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对话闲聊,不存在年龄、辈份长幼之别的顾虑,学生当然愿意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畅所欲言。孔子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的设问启发很有意思。首先,他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可能是他的学生一个个才华卓越,抱负远大,但是没有人赏识、重用他们的缘故,所以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这种表现当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标准,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正是抓住这种现状设问,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一来因为自己确实饱读诗书,才干超绝,二来也因这这份理想志趣,久积于心,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知根知底,巧于设问,善于启发,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学生的性情习惯、个性心理丰富复杂,多种多样,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变而又风趣幽默。《侍坐》章中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志趣不同,性情各异。子路能力高强,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出言不逊,莽撞冲动,骄狂自大,孔子只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来评价,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的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学生都谦虚谨慎,坦荡真诚,说话温和自抑,态度谦卑诚恳。两人性情不同在于,冉有说话做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有点畏首畏尾,顾虑重重的意味;公西华说话则口气谦和,措辞得体,反映机敏,听他说话颇有一种“言者释然,闻者陶然”的感觉。孔子对他们两人的谈话没有当即点评,而是待其走后,在曾皙的追问下,才发表看法。“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连用五个反问,充分肯定两位学生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才能,也表达了自己相信学生,赞扬学生的激动而自豪的心情。实际上,孔子这一番肯定和赞扬目的乃在于给谦虚过分、自信不足的冉有、公西华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想必细心的曾皙会把孔子的激越评价转告两位同学吧,也可以预言,当冉有、公西华得知老师对自己的希望和勉励时,该有多么激动、高兴。孔子就是这样,对骄狂自负的子路,含蓄批评;对谦逊过分的冉有、公西华则委婉鼓励。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性天风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这是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喟叹,也是一种心灵共鸣,志趣相投的评价,想必作为学生的曾皙听过老师的评价之后也会感慨嘘唏吧。四个学生,四种理想,四种性情,孔子因人而异,因势不同,分别以不同的评点(或语言、或表情、或感叹、或反问、或直接、或含蓄)来教育学生。这次师生闲坐聊天,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

  其实《论语》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却因势而异,因人不同。子路性情勇敢、卤莽,爽直、刚强,孔子告诉他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冉有的行为退缩,谨小慎微,一事当前,处处讲究谦让,自叹不如,孔子鼓励他果决勇敢,大胆前进。启发引导,通情达理,这就是孔子的教育,针对各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这种“因材施教”的意义在于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兼容并蓄,鼓励个性。西哲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评价考察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百川纳海的恢宏气度,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的个性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孔子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这些想法不完全吻合孔子的理想标准,但孔子没有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或偏私喜好来评判学生,而是宽容接纳,积极肯定,并不失分寸地赞扬、鼓励。这从《侍坐》章结尾一段的评点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从政治国的子路、冉有、公西华,还是逍遥闲居的曾皙,孔子都是积极的评价,对曾皙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对冉有、公西华则极力赞扬,鼓励他们大展宏图,对子路则是肯定其才能当中略有批评。孔子的理想与学生的追求肯定不同,但他能够包容并鼓励学生们似乎对立的理想追求,这就是孔子的胸怀,这就是孔子的个性教育。再有,文中写到了子路发言的一个不好的习惯,急躁、冲动、口无遮拦,不假思索,狂傲无[礼,孔子对子路的莽撞表现一语不发,只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个性习惯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四个学生中就他跟随老师的时间最长,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还有曾皙,孔子和其余三个学生在谈话时他却在“鼓瑟”,这会不会影响别人呢?当然不会,如果曾皙鼓瑟打扰了孔子和其余三个弟子的谈话的话,那么孔子肯定会制止他这种行为,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曾皙喜欢音乐,或许他的演奏是想为师兄师弟们闲坐聊天渲染气氛呢!(是不是有点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里的乐队伴奏?)他的所作所为超逸洒脱,与众不同。孔子没有制止他,更没有批评他,是不是孔子也默认了他这种爱好和习惯?从“子路率尔对曰”到“曾皙鼓瑟而谈”,我们分明看到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的理解和认同,接纳和鼓励。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学习。

  (三)自主互助,赏识学生。孔子深谙教育之道,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互助教育。子路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听见他说什么,我们看到了孔子“哂之”,我们听到了孔子批评他“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子路究竟如何看待老师的反映呢?也许他会从老师的细微表情觉察到什么。更有意思的是,与子路的骄狂自负、壮志凌云形成对比的是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师弟的言语态度。冉有说话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公西华则谦逊机智,情真意切。这两个师弟的表现与子路刚好相反,或许从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中,从老师意味深长的“哂之”中,子路应该躬身自省,明白些什么吧。孔子就是这样,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动辄批评、呵斥,而是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师不经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应该如何定位和规范。孔子用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温和来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来鼓励冉有和公西华,这种用心良苦的活动(谈话)安排的确体现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颖和深刻。通观《侍坐》全文,我们发现,孔子对学生谈理想,谈志趣,除了对子路“出言不逊”稍有不满之外,基本上都是肯定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为学生有远大理想,高雅志趣而感到欣慰、自豪,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正流行的“赏识教育”,孔子是不是也是在搞“赏识教育”呢?我看是的,《侍坐》章结尾一段体现得非常明显。对子路,孔子充分相信他的雄才大略和超强实力,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连用五个反问句来评价他们的理想,相信他们治国安邦,力堪重任,特别是对公西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得为之大?”这不就是老师骄傲地夸奖学生吗?他认为公西华知书达理,娴于礼乐,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他不担当治国重任,更与何人呢?对于曾皙,孔子则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理解。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说,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谢孔子!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

  《侍坐》章是记人言志的文学作品,更是展示孔子师徒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随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挖掘出很多新颖的教育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读作品,想孔子,思学生,反省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对比古圣先贤的教育经验而获得很多很多。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启发800字相关文章:

高中生自我陈述报告800字

九寨沟旅游心得800字

这很重要作文800字

岗位认知800字

封校期间的感受800字

在校表现800字

封校期间的感受作文800字

大学生在校表现800字

民族团结发声亮剑800字

初中生入团志愿书800字

本文来源:https://www.520zuowens.com/zishu/1328391.html

800字推荐文章

800字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