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作文

来源:作文 点击: 当前位置:520作文网 > 话题作文 > 作文 > 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作文 手机阅读

【www.520zuowens.com - 话题作文】

  作文(composition)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作文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作文,供大家参考选择。

  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作文

  车过黎安哨,从贵遵高速上往西望,一眼就能看见息烽县新兴的农业综合体——南山驿站。南山上有一个高大的广告牌,广告牌上有一句响亮的广告词:美丽南山,心的驿站。
  南山驿站,在梨安村的地盘上。
  如果梨安村不是单位的帮扶点,南山再美,我可能都不会走近的。大地上值得一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我认为梨安村总体上来说在物质上并不穷,国家还没有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时候,整个村591户1731口人里,也只有9户21人算得上贫困人口。梨安村人民自古勤劳,在高速公路未兴建之前,全村群众依托穿村而过的国道,要么开店,要么经商,要么出去务工,要么就在地里种植经济作物,日子多半是过得很殷实的。高速公路开通过后,做生意的人受了些影响,但由于多半人家有些家底,有的人家把业务做到了息烽县城,有的就做得更远了。像村里的高主任,就把店开到了修文县城。
  听说还有把店开到贵阳和其他更远地方去的。
  除了开店的做生意的,就是手艺人。梨安村出泥水工,出厨师,还有家装师傅。他们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用务农的收入解决吃饭问题,用务工的收入过小日子,所以家家庭院都如别墅似的。而如果没有在发展中被落下的为数不多的9户相对贫困的人家,梨安村自然早就一脚迈进小康社会了。
  脱贫攻坚的要求是一户都不能掉队。既然梨安村还有9户家庭21人掉了队,9户人家21人的贫困,就不能让整个村的繁华所掩盖。扶贫讲求的是精准。
  于是,我们单位同事陈亚丹就来了,一来就任第一书记,一来就把根札在这里,一札就是3年了。
  在脱贫攻坚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齐心协力下,脱贫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没有房的帮助修建了住房,没有事情做的找事情给做,很快就全面落实了习总书记要求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村里很快就建起了文化室、图书室,村里的村容村貌以及业余时间的文化活动建设,应该是领先于县里其它村的。
  按理说,梨安村人已经沉浸在蜜一样甜的幸福生活之中了,然而,世上最怕的是比较,这一比,又把梨安村人的幸福感给比了下去。
  是什么把一个村人的幸福感给比了下去呢?梨安村人把头一扬,朝西一望,啊,南山,南山。
  2
  南山原来是梨安村怀抱中的孩子,现在变成与别人共同抚养的孩子了。
  可能是缺哪样谈哪样,一进南山就有人开口闭口谈文化,还谈所谓的文化内涵。不管是谁说这南山之前有不少文化内涵,别人爱说不说,我总是聪耳不闻,反正这事打死我都不信。虽然说的人还引用了什么《诗经·国风·召南》呀《汉书·东方朔传》呀,陶潜的诗句呀,引用归引用,就像穷人攀远亲似的,我认别人,别人多半不会认我。
  然而南山驿站是认梨安村的,因为它就长在梨安的地盘上;梨安村也是认南山驿站的,这个外来的和尚,怎么念起经来比我们念得还好呢?
  这几年,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整个南山,人粥鼎沸。我原本以为这样的场景只是在春季和秋季才有,结果我是错的。由于作协和梨安村粘连上了,每年都得去梨安村好些次,这一去,十有八九都得去看一眼南山,不看好像欠点什么似的,结果春夏秋冬都去了。
  南山打造得实在是好,听说是举了全县之力。不管举了谁之力,好就是好,发展就是硬道理。
  春天赏桃花李花,夏天一边迎接和品味山风的清凉、一边品尝着时令瓜果的美味,不失为人间别趣;秋天的南山是菊花的海洋,有金菊、黄菊,红菊、蓝菊,还有万寿菊,叫得上名字的菊叫不上名字的菊,兴高采烈地招摇在南山不同的高程,招惹贪花的人和采花的蜜蜂。每到秋天这个季节,人们差不多都是邀朋唤友而来,来了过后各自都得作了分工。比如目不暇接,那是游人们的事;采菊南山,那是村民们的事;在花丛中臭美,那是美女们的专利。游人们眼花缭乱心花怒放的时候,正是钱包减肥的佳期;村民绣手在花丛中飞舞的时候,正是腰包越来越鼓的时节。
  我最担心的是,冬天时节的南山门可罗雀,因为夏天这里如此清凉,必然会映衬出这里冬天的寒冷。然而我这担心注定是多余的,因为山转了水转了,时和事都变了,万物运行的规律,也就随之而变,变得与时代同步了。
  也就在一个多星期之前,冰封的贵州银装素裹,好多条道路都实行了交通管制,但南山还是人行如织,竟然成了网红。四面八方的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南山赏雪,导致酒店暴棚。
  暴棚的原因听说一个是这里的雪景实在是太美了,再有一个原因是,南山的温泉也正式营业了。
  严冬时节,南山一下就迎来了美和温暖,怪不得把人们迷得乐不思蜀。
  这温暖和来自冰冷的美,这银装素裹冰清玉洁与游人内心的火热,以及由于每个人日子的滋润而提升的心中对美好不懈追求,自然就成就了今年严冬的南山,也成就了南山冬天的奇幻。
  在南山感受冰天雪地里清净和一泓来自地心的温暖,这一群从四面八方赶来观赏雪景的人,在温泉里浸泡的人,似乎享受着的是大地母亲的再次孕育。
  如果说南山有文化,应该是从当下开始的。文化嘛,换而言之,就是人类美好的精神生活。
  3
  南山驿站火了,是在梨安村人眼皮底下,一眨眼就火起来的。
  像温泉共享庄园、玫瑰共享庄园、小南海共享庄园、驿站共享庄园、红色共享庄园、南山共享蜜园、五谷共享庄园、稻梦共享庄园这些地方,梨安村人自己都喜欢不时过去看看,看完后都会由衷地赞叹几声“啧啧啧”。
  “啧啧啧”归“啧啧啧”,嘴上虽是赞叹,心里有万个不舒服。但不管你舒服不舒服,别人在超常规发展,自己如果停止不前,距离就会越拉越大。
  于是梨安村人就从不舒服到不服气,于是就开始谋新一轮的发展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脱贫攻坚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谋划下,决定以南山为标杆,不等不靠不要,自己走出一条属于本村的发展之路。
  于是就积极在地村里调整产业结构,于是就想出了“三个大”。
  哪“三个大“呢?第一个大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第二个大是大力发展经济果林,第三个大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于是就有了种植脆红李300余亩,种植菊花200余亩,葡萄100余亩,猕猴桃200余亩。有了荷塘养鱼,稻田养鱼,林下养鸡。
  但是,种植脆红李是失败的,除了在春天迎来300亩李花的雪白还算招人眼,结果的果子着实让人伤心透了,既不脆也不红,还只有指头那么大,这样的李子哪能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寄予在它们身上?
  吃一堑长一智,学费不能白交。在交了这不愿交的学费之后,他们找一个新的支柱来替代,想来想去,就有了现在正在努力发展的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就为了这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村里还组织人远到陕西、山西作实地考察,最终经过论证,把着力点放在以柿子种植和加工的环节上。就这事,贵州省作家协会还特意邀请了省农科院专家到村里进行农技培训。
  梨安村现种植柿树有面积1200亩,再过三年就能挂果了,村民们满怀期待。梨安村高主任说,群众种植柿树的积极性很高,明年的种植面积有望翻倍。
  问题又出来了,种这么多柿树,挂了果后怎么办?是引进人进来办厂呢,还是自己发展加工业?
  这事高主任一点也不含糊,厂子得自己办。这么说来,办厂的资金问题,人才问题,村里当家人之一的高主任,心里是有底的,说不定他们的算盘已经打好了,或者在逐一落实了。
  我脑子里突然就幻化出三年后梨安村秋天的景致了,满山遍地的柿树上挂满了果子,每一个果实都是非常恰当的红灯笼,一个个火红的灯笼,点亮着从贵遵高速公路黎安哨来来往往过客的行程,点缀着人们美好的日子。到那时,南山上各种品种的菊花也开了,菊花开在山上,红灯笼开在田间地头,西望南山,人们在不轻易间回眸东望,南山的美景,菊花的妖娆,火红的柿子沉甸甸,全都盛装在整个梨安村的大盘子之中。到那时,南山的广告词可能得改改,怎么改法我不知道,但那绝不只是“心的驿站“这点事,可能还得装下过往这里的人们,让他们的身和心,都选择在梨安村安顿下来。

  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作文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雨,经历了100年的坎坷和辉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感谢我们伟大的共产党。
  1921年7月,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人民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受压迫的人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是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她带给了我们这一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党。
  亲爱的同志们:一个锤子,一把镰刀交织一起,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案,可它贴到鲜红的旗帜上,它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
  1921年,一个伟大的领袖诞生了中国共产党。__年,是党的99岁生日。100年来,党用可以积成河的鲜血,让我们迎来了和平的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尊敬的各位领导: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沐浴着晨曦的阳光,唱着春天的故事传说,我心情是那样激荡。然而,回首眺望走过去的历程,却是那样的曲折不平坦。你看那洒满鲜血的路上,一个个脚印记载着多少风雨与沧桑。
  七月的天空流光溢彩,七月的大地笑语欢歌,七月的星光照亮长夜的路,七月的彩霞点燃心中的火。七月的脸庞漾起笑的漩涡,七月的中国飞出祝福的欢歌:中国共产党我们挚爱的母亲啊,祝您生日快乐!中国我们永远的家园啊,愿您谱写新歌!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片广阔的沃土,她神奇而辽阔。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作文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波澜壮阔。百年党史,70后的我从书本上学习到前大半部分,从人生中阅历了后小半部分。
  1973年,我出生在上岔,靖远县若笠乡一个偏僻的山村。若笠是我的人生原点,我的童年、小学、初中都在这里度过。就在这块土地上,我们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留下怀旧的记忆。
  1978年,我“背着书包上学堂”,成了一个“小小读书郎”。乡村小学校里,两位老师和30多名学生分享了两间教室:一二三年级占一间教室,四五年级占另一间教室——教育学中曾把这种教育模式称为“复式班”。当春风又一次吹绿大地的时候,“包产到户”成为田间地头的高频词,人们的笑容明朗了,人们的脚步加快了,家乡的一切显示出勃勃生机。1981年我上三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首诗歌让我浮想联翩,心驰神往:“我们的学校在小山脚下,四周的树苗清秀挺拔;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窗外盛开着朵朵鲜花……党中央的号召,在这里有响亮的回答:‘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啊,我们的学校,正培育着新长征的千军万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我们就从这里出发!”那背诵得滚瓜烂熟的课文,连同《小学生守则》中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起,化作潺潺流淌的理想,浸润着少年的心田。那时候,“党中央”是一个既高远又亲近的概念,时而远在“北京天安门”,时而近在教室的宣传画上。
  中学阶段,对党史的学习局限在课本上,获得的知识并不完整。1989年,我考入兰州师专政史系。三年间,我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了古今中外历史。其中,中共党史是排进课表的必修课程,党课讲座、党校学习也是普及各个学系的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91年,学校组织了庆祝建党70周年系列活动,我的征文《七月礼赞》获奖并刊登在《师专青年》上。至今,我还收藏着那本铅字排版、油墨印刷的小册子。
  师专毕业后,我分配到靖远一中,成为一名历史教师。红色党史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常考常新的热点。我将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内容编成歌诀,帮助学生记忆,收到良好效果。教学之余,我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成为其中唯一的长笛手。乐队不但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上承担奏国歌的任务,每逢重大节庆还会上街演奏。2001年“七一”是建党80周年,我们的乐队从学校出发,经由当时最繁华的南大街,到县城的地标建筑钟鼓楼,再从四道南巷返回学校,基本上绕县城一周。天气已经很热了,汗水湿透了我们的白色礼服礼帽。乐队犹如一道流动的风景,一路演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运动员进行曲》《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走进新时代》等乐曲,在所到之处赢得艳羡的目光和赞叹。尤其是为党的十五大献礼之作《走进新时代》,我们严格分声部吹奏,因而更为表情达意。随着优美的乐曲旋律,一句句歌词如叙事诗般在脑海萦绕:“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干旱缺水的若笠塬旧貌换新颜。先是乡村公路全部得以拓宽硬化,接着党和政府免除农业税的政策惠及乡亲,后来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代替了祖祖辈辈饮用的窖水。塬上人的喜悦洋溢在脸上。若笠乡的居民易地搬迁,被安置在慈济大爱村、碾子湾坪、坝吴等地的新农村、居民小区里。我多次在报纸上看到上岔低保户王致忠接受采访,表达了对党和政府由衷的感恩。随着退耕还林的开展,我的故乡若笠塬也穿上了绿装,生动地证实和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有40多年教龄、30多年党龄的父亲观看《建党伟业》后,对比今昔,感慨良多。恰好是这一年,父亲和我同时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侄女考上研究生并入了党。
  今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时序百年心”“大计百年间”“百年光景百年心”“万事百年能自信”……许多诗句穿越时空纷至沓来,在我们心中激起诸多共鸣,让我们豪情满怀。

本文来源:https://www.520zuowens.com/huati/1309068.html

作文推荐文章

作文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