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来源:文学论文 点击: 当前位置:520作文网 > 范文大全 > 文学论文 >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手机阅读

【www.520zuowens.com - 范文大全】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它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中美会计准则比较,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中国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差异有哪些?想考美国注会(U.S.CPA)的同学们对中美会计准则的差异非常关注,如下内容为大家揭秘:中美两国会计准则差异。

  一、中美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别

  rulebasedvsprinciplebased

  美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规则导向,更容易导致机会主义和盈余管理。目前的USGAAP共168号(新旧放在一起)不是按要素制定的,是一种救火式的准则,哪里出了问题,立马会有相应的准则制定出来。

  中国会计准则的模式为原则导向,强调实质重于形式,采购谨慎性原则、减少方法的选择、充分披露,以此来克服机会主义的盈余管理。财政部自2006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以来,陆续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以及3个解释公告。其中,在3号解释公告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comprehensiveincome)概念。(Tips:如何理解comprehensiveincome?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时其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一旦出售,就会进利润表,以综合收益的形式反映。comprehensiveincome就是用来反映未来利润的。新准则修订了资产的定义: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可以可靠计量,淡化了“过去交易”,主要也是为了配合“未来”交易,如亏损合同等)。

  可以这样总结,会计准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是从损益满计观向资本保全管转变,反映自从萨班斯法案以来国际财务界重视资产计价的趋势(典型地,如捐赠收入,债务重组收益进利润表,不再进资本公积。目前资本公积科目得到了净化,只含“股本溢价”和“其它”两个明细);二是资产计价将存在两种模式:成本模式(costvalue)和公允价值模式(fairvalue);三是反映未来信息的新趋势(典型地,comprehensiveincome)。

  二、美国会计准则总体介绍

     (一)制定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织

  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SEC);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merican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ingStandardsBoard,AICPA);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FASB);

  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overment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GASB)。

  由于美国政府较少干预经济以及美国会计界的强大,美国的会计准则基本上由民间机构制定。

  (二)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组成

  会计研究公报(AICPA/CPA/ARB,1939-1959,51)

  会计准则委员会意见(AICPA/APB,1959-1973,31)

  财务会计准则声明(FASB/SFAS,1973-,1-168)(这也是本文着重介绍的,Statement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168)

  财务会计概念(FASB/SFAC1-7)

  技术公报(FASB/TB)

  FASB紧急问题任务组(FASB,EITF)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立场阐述(AcSEC/SOP)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系列公告(SECASR)

  值得庆幸的是,09年6月美国会计准则的效力层次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mostauthoritative”和“Leastauthoritative”两个层次调整为“authoritative”和“non-authoritative”两个层次。也就是说,原来纷繁的条款(包括权威性强的和权威性弱的),现在就只有权威性或非权威性两种。而authoritative只包括两个:FASBaccountingstandardscodification和RulesandinterpretivereleasesoftheSEC是有权威性的。

  三、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一)会计要素

  US更注重提供“所有者收入”和“收入”的比较。

  较中国,还有三个概念: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income)、利得(gain)、损失(Loss)。

  利得和损失其实在我国的过去的准则中主要就是两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和投资收益。Gain和Loss可以进IncomeStatement,也可以进BalanceSheet.如果是realized,通常进IncomeStatement,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损失;如果是unrealized,一般就进BalanceSheet,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资本公积)、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等。

  (二)计量属性

  PRCGAAP: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USGAAP:为在概念框架中明确,但又专门的公允价值准则。

  (三)财务报告体系

  PRC:01表、02表、03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报表附注;

  US: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综合收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注。

  (四)信息披露时间

  PRC: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半年报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第一季度的季度报告披露事件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

  US:10-k90天内(比中国时间短);

  10-Q45天内(比中国短);

  8-K重大问题公告15天。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摘要:随着国际资本市场实现全球化步伐的日渐加快,全球各国的投资者要求实现会计标准统一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而要实现全球会计标准的一体化,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各国在该方面存在哪些差异,以及怎样化解这些差异。我国在推挤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本国的基本国情,而不能一味地照搬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这也使得对于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比较分析成为了当今会计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就是在这一研究潮流之下,针对中外会计准则存在的种种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致使中外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因素。

   关键词:中外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经济全球化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间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却又相互独立的会计管理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各国之间如何化解会计差异,让会计变为一种国际上能够互通的商业语言,也成为了国际会计界的热点话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推动我国的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体系实现良性互动,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也成为了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而要真正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出中外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缩小差异,是我国真正能够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一、现阶段我国与外国在会计准则上存在的差异

   1、在政府补助方面存在的差异

   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外同时期的会计准则在政府补助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政府给予援助的披露和政府进行补助的核算的方位和定义上,同时中外会计准则中,对于这两个方面的处理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国外的会计准则中,将政府补助定义为政府部门通过将资源转移给主体,从而换得主体在将来或者以前根据某些条件来从事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所给予的援助。

   2、在对于交易披露及关联方的关系上存在差异

   国外的会计准则中规定,任何国有企业都必须根据关联交易的相关准则来进行充分的披露。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则认为,只有在双方之间有投资关系,而其中的一方对于另外一方在经营和财务上的决策存在较大的影响,并且两者存在一定的经济方面利益的依存关系时,国有企业相互之间才能够被视为相互关联方。

   3、在资产减值的会计手段处理方面的差异

   国外的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面规定,一旦资产发生任何的减值,就能够确定计提减值和减值损失准备,对于为已经计提的各种减产所准备的资产,如果后期遇到了资产价值的回升,就能够将回升的价值进行转回。而我国的会计准则则为了预防各个企业通过减值准备来转回被随意调节的利润,规定了企业不能在日后转回已经提取了的任何减值准备,尤其不能够转回无形资产以及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4、在企业合并方面中外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会计处理差异

   国外的会计准则规定的对于企业合并所作的会计处理,仅仅涉及了非控制条件下所进行的企业合并,并且要求企业只能够使用购买法来处理企业合并事务,然而却完全忽视了权益结合法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面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会计准则中,不仅涉及了同一控制条件下企业的合并行为,更讨论了非同一控制条件下企业的合并行为。另外,还规定了在非同一控制条件下企业的合并行为要采取购买法来进行处理,而对于同一控制条件下的企业合并行为要采取权益结合法来进行会计处理。

   5、对于公允价值的采纳范围方面存在的差异

   我国的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范围的规定相比较国际会计准则而言较为狭窄,限制更大更严格,所以在运用上也更为谨慎。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公允价值范围的计量基础仅能够用于非同一控制条件下、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投资兴房产及其他金融工具的企业合并。

   二、导致中外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1、政治环境因素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因为采取不同会计准则有可能产生不尽相同的经济效果,从而影响到各个利益相关者,所以,会计准则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手段,更表现为一种政治程序。因而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也会间接地影响到该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会计实务以及会计理论,同时,各国的政治管理制度、与其他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政治体制变革和各种政治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本国的会计准则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

   2、整体经济环境和经济水平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一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该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也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原因,其中主要指国家的经济膨胀水平、国际贸易状况、国际经济组织参与情况、国家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基本的企业资本结构、该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品、经济的实际运行方式以及最根本的经济发展程度等。经济因素不仅仅直接地决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还会通过间接影响国家的文化、法律、教育、政治等各个方面,从而对会计准则带来间接的影响。

   3、社会教育和文化对于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会计作为一种技术和社会相互影响的活动,会涉及到物质技术和人这两个方面,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摆脱社会教育和文化带来的影响,所以说,社会文化也是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社会教育对于会计准则的影响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所产生的,只有当专业的会计教育和普通的会计教育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以拟定和设计出与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相匹配的会计准则,并也可以保证该会计准则的顺利有效实施,所以说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制定会受到社会教育因素的影响。

   4、税收制度和税收体系的影响

   各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体系能够直接制约企业的会计实务和经营管理活动,税务实务也是会计活动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之中将本国的税则税法当做该国的会计准则,而在另一些国家之中,却有着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这些国家在应纳所得税和会计利润之间通常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根据该国家的税法来调整会计利润。

   5、一国法律因素对会计准则产生的影响

   法律因素作为一国各项规则制定的基础,也会对本国的会计准则产生重大的影响,各个国家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制定。而会计准则作为对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实施统一管理的基本准则,其权威性与强制性也主要是来源于颁布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部门。在有着成文法系和完整法律体系的国家中,一般由政府直接管理会计活动,而职业会计的民间组织只能够发挥较小的影响和作用,会计规范本身十分重视逻辑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企业的财务管理报告也十分关注正确性与合法性。而在使用判例法系的国家之中,法律法规对于会计活动的约束和管理是较为宏观的,会计规范的实施通常由该行业的民间组织完成,这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也更加关注公允性与真实性的原则。

   三、缩小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主要措施

   1、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

   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方面,现阶段仍然缺乏有经验的技术咨询专家和实际操作经验。而在西方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中,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管理机构的准则制定人员与管理人员都是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投资人、政府管理者、专业研究人员、证券交易专家、企业家和会计界的专业研究人员等相关的专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强大的专家作为后盾,这些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才有较高的质量,从而能够保证会计准则的顺利有效实施。因此,我国应该充分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国的会计实务和时间需要,加强会计准则方面的专业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提升会计准则的设计水平,从而为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加强会计行业的从业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优化其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学习工作,使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2、提高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对于任何的管理活动,其核心内容都是对人的管理,而会计准则的实施和运用同样作为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准则的实施者,即会计从业人员就是这一活动的关键。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会计行业却严重缺乏所需的各种人才,这一问题的存在也严重制约了会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不利于会计准则作用的发挥。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表现为整体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储备不完善,以及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这些问题在会计活动中的制约作用极为明显。所以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问题必然会影响其从业水平和职业判断力,同时,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会计人员必将会面临更大的问题,从而导致工作中的更大偏差。因此,我国应该加强对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知识储备和专业知识,从而促进会计行业的整体快速发展。

   3、缩小会计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中外会计准则中,在企业的合并问题方面还存在较多的差异,主要包括合并商誉、调账实践和计量与确认的实践、企业合并的界定等方面。在会计处理上,国外的会计准则只允许采取购买法,而不能使用权益结合法。但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却对于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采取权益结合法,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选取购买法。这些都表明我国在会计主体上存在特殊性,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针对不同的特点和问题,采取不同的办法和手段,必须要不断地规范同一控制企业的合并,解决好我国现实存在的企业合并问题。

   4、不断规范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

   第一,我国现阶段的市场机制仍不完善,市场法律法规也不十分健全,市场上合法充分的竞争仍然不足,企业间的交易也尚不规范。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如果不能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将把公允价值作为根基的国外会计准则使用在我国,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在设计会计准则时,应当仅仅在非货币交易、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投资性房产和其他金融工具等部分使用公允价值,但在生物性资产的管理准则中,应该选择历史成本方式来计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各种生物性资产一直处于参差不齐的生长阶段上,从而没有形成十分完善的市场,因而难以得到公允价值,如果硬性采取公允价值,就很难保证其可靠性。第二,我国的资本市场在容量和规模等方面尚有不足,上市公司较少,在会计信息的使用上还有差异。这就要求各个企业在设计自身的会计目标时,必须考虑企业的内部管理、投资者决策以及国家宏观层面上的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要求。

   四、总结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些年来,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会计界研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发展,我国在会计准则上必将不断缩小与国际的差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较快的提高。为此,我国的会计准则研究者要认识到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不断扩展自身思路,明确存在的不足和优势,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最终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晏东.中外会计准则差异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4):410

   [2]梁爽.中外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比较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27):59

   [3]凌春华.中外会计准则差异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02):44

   [4]王晔.中外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环境因素分析[J].2009(7):180.

   [5]魏芳.资本市场环境下的中外会计准则比较分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中美会计准则比较

  作者简介:狄梦琳,河南人,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增多,美国更是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对象。随着中美之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增多,中美会计准则制定上的差异不断显现出来。通过系统的比较分析,可以明确两国的会计准则在制定模式、制定方法和制定程序等方面的不同,为优化我国会计准则提供依据,并进一步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向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制定方法;制定程序

   1.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对比

   1.1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概述

   美国采用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为不完全民间团体模式,也就是在官方的支持和监管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的模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的指定机构,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保留了监督权,否决权和准则的确认权。这种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由国家间接调控、民间会计师职业团体直接制定、各方利益团体影响,保障了各方利益的充分博弈。这样就在保持制定会计准则灵活性的同时,又加强了政府监管的作用。英国、日本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机构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实际上也都仿效了美国的准则制定模式。

   中国采用的是政府管制模式,也就是由政府部门通过运用立法和行政权力来制定会计准则。财政部的会计司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强调了制定机构的权威性。中国的准则制定者不需要寻求任何“借口”,就有权按照自己的理解制定会计准则,有权决定怎样与何时修改,有权要求哪些企业执行那些准则,而受外界利益集团干预较小。所以,政府模式最有效地保证了会计准则的统一性。

   1.2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对比

   美国国会在1933年和1934年先后通过《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联邦议会根据《证券交易法》成立的SEC并不直接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只保留监督和否决权。自1973年开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负责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准则。2002年在颁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后,SEC为了加强对FASB的监管,追加了对会计准则确认权。SEC一般通过一系列文告来指导与影响FASB会计准则的制订,而FASB也非常重视官方的态度,努力使制定的会计准则与FASB的要求保持一致。这种在官方支持下的民间会计准则制订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可以说SEC和FASB的合作是成功的。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是通过《会计法》的明确授权,由财政部会计司来完成。由一个会计信息使用者来作为会计准则的制定者,这与美国的尽力回避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参与准则制定的模式大相径庭,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几乎谈不上独立性。而且,中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只是一个咨询性质的事业单位,并不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

   1.3中美会计准则制作经费的对比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是以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FAF)为依托,由FAF为其提供资金,用于FASB的大量日常开支,并监督其使用。该基金会虽然有任命FASB的成员的权利,但不能干涉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技术性问题。根据资料显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每年都有1500万美元以上的经费,其中的绝大部分来自财务会计基金会的拨款。这为支撑庞大的、全美一流的各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这种机制下,赞助人游说的现象就无法避免。

   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经费开支方面有更多的限制,这是由于制作经费受政府预算控制。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完全依赖政府预算拨款,而难以筹集到其他大量资金以支持会计准则的制订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会计准则制订中的程序实施、调查研究的进行,也难以吸引一流的会计人才参加会计准则的制定。

   2.中美会计准则制定方法的对比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美国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197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给出权威性定义:“概念结构是一个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互相关联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一般包括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等,它们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本理论依据。“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从确认、计量到报告这几个相互联系的会计基本概念的有机结合,把这些概念组成一个体系,也就为从财务数据到财务报告构筑了一个理论性的架构。这就保证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虽不具备直接的法律效力,但仍然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概念框架可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使其变得更加科学和具有内在一致性,尤其当面对一些新的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时,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中国的概念框架理论散见于不同的规范中,尚未健全。有部分的学者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和会计环境;第二层次包括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与会计要素;第三层次主要包括会计的确认与计量和财务报告。目前我国己经颁布了38项具体准则,仔细研究这些准则的出台过程就会发现,它们实质上是准则制定者把认为适合于中国的会计准则,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中筛选出来的。毫无疑问的是在这种筛选过程中,凝聚着准则制定者的个人偏好。如果我们上升到理论来认识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法,不难发现,我国会计准制定的方法应该是归纳的,以比较和借鉴为主,这是中外在会计准则制定方法与程序上显而易见的差异。

   3.中美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对比

   中国2003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与FASB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之间有了较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公开性,意见征求,和表决制度等具体过程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

   3.1公开性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程序比较透明,准则制定的程序应该比较周密。制定准则的全部过程都在摄像机的监督之下,对外公开。FASB为了迅速及时地得到来自各方的反馈意见,几乎是不断地向外界通报进展情况。美国通过的每一项会计准则中都有较大篇幅的附录,用以介绍准则出台前后的所有背景信息,其中还包括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对该准则的赞成或反对的意见、FASB回复的意见、征求意见的主要对象以及委员会对该项会计准则所持态度的理由。这种“阳光下”的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具有开创意义。 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相对不足,从准则的立项到产出,其过程都比较隐蔽,外界几乎无法了解。2003年新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出台以后,会计准则的立项背景和理由要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中国准则制定程序的透明度有所好转,会计准则体系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比以前也有了很大提高。

   3.2意见征求

   美国FASB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的征求意见的工作做得比较完善,它征求公众意见的内容不仅包括《征求意见稿》,也包括中期的《讨论稿》。征求书面意见是通过网络或报纸等各种传媒发布的由专家草拟的讨论备忘录。而口头意见的征询则主要通过公开的听证会来实现。此外,任何人都可从FASB的网站上了解会计准则制定的各项程序。

   中国在2003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中,只对全国各级财政厅或财政局以及国务院下辖的相关部门印发书面的《征求意见稿》,来征求公众意见。另外,向公众征求意见的效果并不显著,尤其是采用网上征求意见以后。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少有人关注,而另一方面也难以得到权威而有力度的意见。据调查,会计准则制定者几乎没有收到有价值的回复意见,因而还需要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才能提高公众意见的征求效果。

   3.3表决制度

   美国的征求意见稿最终是否作为准则发布,是由会计准则委员会投票决定的。FASB七位成员的最后投票中,至少需要五票赞成才能通过。并且,每一份准则都要在最后说明表决的情况,包括反对意见也需附在准则后。

   中国则是由会计司领导和各处的负责人组成会计准则的核心小组。而会计准则委员会只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而没有表决权。会计准则从立项到最后是否发布都取决于核心小组和会计司领导的意见。

   结束语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时间与西方国家相比短了许多,但风雨兼程,道路坎坷而成就非凡。通过中美会计准则的制定的比较研究,了解和认识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发展规律,改善我国准则制定的不足,使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制度建设愈加完善。(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奥喜平.美国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会计之友,2012(5).

   [2]王建新.中美会计准则比较.中国农业会计,2008(8).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田淑萍.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变迁的启示.兰州大学学报,2010(3).

   [5]张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基本准则的国际趋同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1).

本文来源:https://www.520zuowens.com/fanwen/1294793.html

文学论文推荐文章

文学论文热门文章